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发表时间:2025-09-08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文字:记者 赵欣 编辑:彭东艳 审核:刘东升

书写恢宏历史,传承优秀文化。9月7日下午,《中国抗战大后方版画运动史》读书分享会在北碚新华书店举行。现场,该书作者、美术史论家凌承纬教授围绕这部重磅之作进行了分享,他介绍了抗战大后方版画运动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就版画艺术这一抗战大后方重要的“文化密码”进行了深入解读。





▲参加读书会的嘉宾合影。

作为一位长期深耕于美术史论研究的著名学者,凌承纬曾出版多部具有影响力的专著,如《四川新兴版画发展史》《现实主义之路》《现实主义的选择》《刀与笔的战斗》等。这些著作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美术发展历程,为学界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深刻的理论见解。

《中国抗战大后方版画运动史》是凌承纬数十年来对抗战美术史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体现。书中以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和中国木刻研究会作为抗战大后方版画运动发展的主轴,以重庆和桂林为重点,对抗战大后方版画运动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该书被认为系统梳理了这段重要的历史,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回眸80多年前发生在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版画运动历史,我清晰地看到,这场革命文艺运动是一代视国家、民族命运为自己生命的热血青年,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高扬现实主义精神,依托两个社团,即‘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和‘中国木刻研究会’的接力推进,不断发展、壮大而成就了一场波澜壮阔、绵延数年不衰的抗日救亡艺术运动。”凌承纬说。




▲《中国抗战大后方版画运动史》。

他介绍,抗战时期,以重庆为核心的大后方版画运动传承了20世纪30年代由鲁迅发起的新兴木刻运动精神。大后方的版画家们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将中国传统版画的精华与西方版画艺术的长处相结合,创作了大量具有战斗性、民族性和大众化的美术作品。同时,版画家们通过多样题材的创作以及举办各类国内外展览活动,不仅展现了中国现代版画的艺术成就,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还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了中国抗日战争,为抗战胜利贡献了独特的文化力量。

他表示,自己致力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特别是抗战美术史研究数十年,有幸结识大后方版画运动中的多位老艺术家,并受教良多。不仅深为他们创造的恢宏历史而感动,也为他们在战火中为争取民族自由解放进行艺术创作的志向和作为感佩不已。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为本次读书会发来贺词,他表示,抗战美术是20世纪中国美术历史的重要篇章,由于历经当年的动荡和岁月的尘淹,许多原作不复存在,相关文献也沉落难寻,需要以抢救式的治学精神和方法钩沉稽检,研究阐述,以期形成抗战美术的全景图貌,再现抗战美术的整体华光。他期待本次读书会上学界方家集思、畅言,推动抗战美术研究事业不断进步,不断形成新的成果。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勇也为本次读书会发来贺信,他指出,近年来,凌承纬和他的团队系统地梳理和研究了抗战大后方版画运动的全过程,对若干重要领域和重要史实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考证,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填补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的一项重要空白,从而使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更加完整地呈现出来。

本次活动由中国美术报社、重庆市政府文史研究馆、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主办,北碚新华书店、西南大学出版社、九歌朗诵社联合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