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中心  >  学术著作  >  正文
作者:孙铁玲 ISBN:978-7-5697-0117-3 出版日期:2020-06月 购买链接

分享

在线客服

图书详情

编辑推荐

  “得阅读者得天下。”在这里,北京市海淀区中学英语教研员孙铁玲老师全景式公开自己的课题研究成果,指导教师通过英语主题阅读的教学,让学生英语学习的输入与输出并存,开源与固本并行,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内容简介

  《初中英语主题阅读的构建》特点:
  1.既有基于主题阅读的理论支持,又有广泛扎实的教学实践案例,以主题统领教学单元,引导学生在主题下进行意义构建,积累知识,形成能力。
  2.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有机地融入主题阅读的构建中。无论是精读课还是泛读课,均以新颖的方式外显学生阅读理解的思维过程,突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同时还阐释了如何在培养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同时,融入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3.语言朴实,写作方式和写作风格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每个章节首先呈现该章节的理论依据,然后是典型案例的阐释,所选案例均为海淀区区级研究课课例,力求展现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师生的课堂互动、思考和效果。

作者简介

  孙铁玲,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英语教研室主任,中学英语教研员,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北京市优秀教师。教育部“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英语学科指导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学员。
  曾主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北京市海淀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和“初中英语主题阅读的设计与实施”等国家、市区级课题:参与编写并出版《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英语7-9年级)、《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标准与评价:初中英语》和《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业标准》(初中英语);在《中小学外语教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初中英语主题阅读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第一节 阅读理解的概念
第二节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主题阅读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二章 初中英语主题阅读主题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主题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主题阅读素材的搜集和筛选
第三节 主题阅读的活动设计
第四节 主题阅读的评价设计

第三章 初中英语主题阅读的精读课活动设计
第一节 问题链引导学生逐层探究主题意义
第二节 激发学生提问,促进学生深度解读文本

第四章 初中英语主题阅读的泛读课活动设计
第一节 学生横向建立文本联系,感悟主题意义
第二节 学生纵向建立文本联系,深化主题理解

第五章 初中英语主题阅读的读写结合课活动设计
第一节 “科技点亮未来生活”主题阅读读写
结合课设计案例
第二节 “与旅游爱好者同行”主题阅读读写
结合课设计案例

第六章 初中英语主题阅读与听说教学相结合
第一节 主题阅读与视、听融合的教学
第二节 主题阅读促进听说能力发展

第七章 初中英语主题阅读与文化意识的形成
第一节 吉祥物的文化内涵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物品之美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喜闻铁玲老师撰写的《初中英语主题阅读的构建》一书即将出版,我欣然应邀为她的这一重要成果作序。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提出主题意义探究的语言教育理念后,全国中小学开始关注并探索这一理念在课堂中的实施途径,本书的出版为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的实践启示、借鉴。
  与铁玲老师相识已有十余年,当时作为海淀区高中英语青年教师,她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与海淀区合作的指向培养研究型高中英语教师的行动研究课题。该课题旨在通过构建高校、区域和学校三方合作的新型教研机制,促进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那时的铁玲老师和很多其他教师一样,自愿加入课题组,选择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对很多教师来说,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参加课题活动,特别是一项非行政或学校硬性要求的课题,教师要自愿自觉地投入研究,实属不易。整个课题的执行期为两年,课题组组织了多次集中培训、研究进展交流、读书分享、课题专项指导和个别下校听课指导活动。
  课题开展期间,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每位成员都针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包括调查和分析数据,设计和实施方案,改进教学并评价改进效果等,最后才完成研究报告的撰写。对每位教师来说,他们要转变教学理念,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就要投入很多精力去深入研究自己的教学和自己的学生,而能够完成研究报告的都是那些怀有深厚的教育情怀、教学热情,勇于挑战自我,有目标、追求、执行力和学习力的教师。事实也证明,当年这批完成课题研究的30多位教师,几乎都成为海淀区高中英语学科的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还有几位教师被评为特级教师。
  语言学习是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但是多数教师认为学生因为受语言能力的限制,不可能用英语进行思维,更何况思维能力也不是考试的重点。但是,我十分惊喜地发现,铁玲老师在那次的研究项目中就选择了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个专题,这在当时众多的选题中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她通过努力改变教学方式,给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这说明,铁玲老师一直就是一位关注学科前沿发展动向,敢于挑战自我,有个人主见,对英语教学有更高追求的教师。后来,在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她实施了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协调发展的课题研究,她的论文也在正式的刊物上得以发表。我想这是她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因为现在的她已经成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英语教研室的主要负责人。
  本书源于铁玲老师主持的2015年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历时三年多,本书的出版就是她主持的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其中,既有理论提炼,又有实践方法。该课题聚焦通过指导教师开展主题阅读,达到促进学生在主题阅读的意义构建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目的。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铁玲老师脚踏实地地带领课题组成员,以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指导,通过提炼主题,构建起了初中英语单元主题的教学体系。他们围绕主题筛选出了多个适合学生的不同体裁的语篇,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阅读教学活动。在不同课型中融入对比、联想、归纳和评价等体现学生高阶思维的阅读活动,确保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得到同步的发展。在学生基于主题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开展精读课、泛读课、读写结合课,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激发写作兴趣,搭建写作框架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主题词汇,为写作语言的锤炼打好坚实的基础。此外,在主题阅读主题体系构建中,他们还有意识地精选了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素材,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既有基于主题阅读的理论支持,又有广泛扎实的教学实践案例,以主题统领教学单元,引导学生在主题下进行意义构建,积累知识,形成能力。
  2.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有机地融入主题阅读的构建中。无论是精读课还是泛读课,均以新颖的方式外显学生阅读理解的思维过程,突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同时还阐释了如何在培养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同时,融入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3.语言朴实,写作方式和写作风格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每个章节首先呈现该章节的理论依据,然后是典型案例的阐释,所选案例均为海淀区区级研究课课例,力求展现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师生的课堂互动、思考和效果。
  本书的出版为广大中学英语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课程目标和以主题意义探究为途径的课程实施途径提供了示范,相信一定会为广大读者带去宝贵的教学与研究的参考,为推动学科育人、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