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发表时间:2024-04-28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董朴2024-04-27 18:15:39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光影未来”电影科技活动单元海报

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指导、北京大学戏剧影视中心联合西南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独家学术支持的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人工智能时代的青少年美育与影视教育”学术论坛活动于4月20日下午在北京朗园Station·壹同制作举办。

中央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西南大学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 戏剧(含戏曲)》主编郝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当代电影》杂志主编皇甫宜川,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义务教育艺术课标音乐组组长刘沛,北大附中校长助理兼艺术中心主任、《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 戏剧(含戏曲)》核心编委王冰,西南大学教材研究院执行院长、西南大学出版社社长、研究员张发钧作为致辞嘉宾出席论坛。与会专家还包括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指委秘书长、青年长江学者张燕,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西南大学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艺术音乐》主编杜亚雄,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教授、西南大学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舞蹈》分册主编姜铁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顾春芳,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学系主任、中国音乐理论研究院院长毕明辉,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副学部长、教授彭文祥,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军,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重庆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西南大学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艺术 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副主编刘帆。

本场论坛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陈旭光主持。胡月担任串场主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陈旭光致辞

陈旭光教授首先作了开场致辞,介绍了论坛设计的宗旨和愿景,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的方式和内容面临持续变化,本论坛旨在持续探讨数字化和智能化当代环境下如何有效开展青少年美育与影视教育工作。

中央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西南大学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戏剧(含戏曲)》主编郝戎致辞

郝戎在致辞中强调,人工智能的崛起正在改变艺术和审美教育的传统模式,为我们提出了如何适应新形势,把握未来方向的重大课题。新的教育策略正在采用AI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个性化学习路径,精确评估学习成果。新颁布的艺术教育课程标准强调了中华艺术精髓的学习和民族自信心的培养。我们需要借助智慧和力量,推动美育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当代电影》杂志主编皇甫宜川致辞

皇甫宜川在致辞中指出,在青少年美育的领域中,影视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他在两会提案中,强调影视教育在青少年美育中的关键地位,倡导基础设施和体系建设的完善、视觉审美与语言教育的并重,要求构建全面的教育生态。人工智能的融入,将推动美育教育与时俱进,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义务教育艺术课标音乐组组长刘沛致辞

刘沛在致辞中强调,我国艺术课程标准首纳舞蹈、戏剧及影视,美育迈进新阶段,也面临师资及理念转化的挑战。高校需要加强师资培养,理论实践并重,以落实美育理念,将美学和美育理念真正转化为美育的实际效果,以真正实现美育教育的目标。

北大附中校长助理兼艺术中心主任、《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戏剧(含戏曲)》核心编委王冰致辞

王冰在致辞中指出,比起学习技术本身,学生更需要培养一种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存、相互协作的能力,这其中包括创新思维、替代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正在引发艺术教育、艺术创作、艺术欣赏的诸多变革,这对于艺术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挑战。

西南大学教材研究院执行院长、西南大学出版社社长、研究员张发钧致辞

张发钧在致辞中强调,学校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人工智能强大的虚拟现实功能,对我们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认知产生了颠覆性的冲击。而西南大学出版社秉持教材为本,学术强基的艺术特色。对于未来教育趋势的变化,出版社也必将保持初心,迎接挑战,投身于未来的教育事业中。

嘉宾致辞结束后,到了新书赠送环节。陈旭光、郝戎、杜亚雄和姜铁红作为教材编写者,将西南大学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类教材赠予了王冰。

在学术演讲环节,郝戎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戏剧教育为出发点,阐述了人工智能时代对戏剧教育的深远影响。科技进步可能会限制某些传统艺术形式的创作,但也为艺术教育和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便利。然而,我们也必须警醒,科技的发展可能颠覆某些艺术领域。我们应积极拥抱科技的变革,同时尊重传统艺术的本体,打破认知的局限,创造最新最美的艺术作品。

周星以“变异性、恒定形成与审美的专一性”为发言主题,讨论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影视教育呈现出变异性和恒定性的辩证关系。虽然技术革新带来显著的变异性,推动了教育模式和形态的变革,但人的审美需求和创造性具有恒定性,不会被完全替代。因此,我们既要适应技术的变革,也要注重人文、人本的美育事业。

第一场圆桌对话现场

随后,论坛举办了圆桌对话。第一场圆桌对话的主题为“互联网时代青少年艺术素养如何养成”,由张燕担任主持。

在对谈中,郝戎对互联网时代的戏剧美育教育提出了重要观点。戏剧作为叙事艺术,需要传达文化理念、引导价值观,这是一种终极的艺术审美的教育。教育者可以给学术提供外在技巧形式的培养,但是真正达到艺术美的境界和主流价值观及人文素养的提升,需要持久的探索。

顾春芳认为,美育不是知识教育,它可能是人性的教育,可能是智慧的教育,是最人性的教育,是让人体会美、感受美、审美的能力的教育。在美育教育中,要注重对想象力和实践性的培养,而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运用新的科技技术让古老的美育方式插上新的翅膀,让孩子们回到美的发生现场。

杜亚雄在对话中论及,人工智能和科技无疑在更新换代,但音乐作为文化,具有积累性而非取代性。音乐教育是表演艺术,必须以表演为核心。当前音乐教学,有过多的理论注入,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审美教育不仅仅是欣赏,而是通过实践来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毕明辉在对谈中以音乐教育为基点,阐述在媒介化社交时代,音乐教育的挑战在于构建学生与音乐的深厚联系。他强调科学、实践、精准的接受方式,音乐教育需强化本质主义,培育青少年终身的声音兴趣,实现真正的终身教育。他还指出,互联网+时代,音乐教育与AI结合,对提升音乐素养有重要价值。

姜铁红在论坛中强调,舞蹈教育通过实体化的艺术传达,能激发学生对生活、自然和美的感知,引导他们实现心理转变和自我发现。在互联网时代,舞蹈教学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为人类精神世界开拓新的可能性。

第一场圆桌在掌声中谢幕,第二场圆桌对话随即开始,议题为“媒介素养与影视技术教育”,由皇甫宜川主持。

第二场圆桌对话现场

在对谈中,彭文祥指出当今时代媒介环境发达,媒介素养至关重要。他专门讨论了媒介对知识、文化的影响,强调回归信息的本质。除了媒介素养,对于艺术和美的感受力和素养也十分重要,在未来的影视教育中应该对此加以重视,教育方式也无需繁杂,应遵从“化繁为简”的原则。

刘军在谈话中强调媒介素养对于当代青少年的重要性。当今社会以媒介为主导,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媒介素养不仅涉及知识与文化,更关涉现代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工智能的边界和伦理,促使他们深入思考其对社会、文化、美学的影响,并利用中国文化赋予人工智能以独特的美学。

刘帆在论坛中讲道,当代青年在媒介素养上展现出对新媒体的熟练掌握,同时也需理解媒介背后的传统与经典。教育工作者在培养新技术技能的同时,也应注重传递更为恒久的价值理念。教育方式既要注重理论知识,又要强调实践应用,如此才能充分体现教育的全面性和深度。

王冰在论坛中发言,谈论了中学影视教育应该强调表达能力,融合技术训练与德育引导;通过项目制实践,提升基础技艺并深化道德理解;结合生活实际情境的课程设计增进媒介素养,并激发学习热情。

陈旭光针对圆桌议题做出总结发言,他指出媒介素养是艺术素养的扩展,不仅包含古典艺术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也涵盖新媒体如智能游戏等的开发智力、引导愉悦的元素。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将所有可用之物转化为积极因子和技能,并确立“万物为我所用”的状态。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增加了新的内容,新的动能。只要以人为本,未来的孩子因为有了人工智能的翅膀,他们一定会比我们生活得更幸福,更丰富多彩。

 合影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光影未来”电影科技活动单元之“人工智能时代的青少年美育与影视教育”分论坛,汇聚了来自电影、戏剧、音乐、舞蹈等多个领域的精英,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青少年美育与影视教育应该如何创新与发展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与会专家学者和教育界人士不仅分享了前沿的艺术类教材,还深入讨论了美育价值和艺术熏陶、媒介素养与影视技能教育等重要议题。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面对技术革新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青少年美育必须拥抱变革,利用科技力量,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将人工智能作为教育工具,赋能艺术教育。

(编辑:实习编辑 杨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