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新教材使用,深入贯彻《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积极推动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创新发展,聚焦 “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 改革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5年9月25日至26日,集团成功开展2025年惠州市义务教育阶段音乐学科新教材培训暨音美跨学科课例展示及现场评课比赛。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组织方与教材提供方,集团高度重视此次新教材落地实践工作,派出核心专家团队全程参与。其中,集团初中课标音乐教材执行主编庄钟春晓、小学课标音乐教材执行主编陈鹃,基础教育分社相关人员也到场提供专业支持。本次活动邀请惠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师训部副主任、小学音乐教研员王恒,惠州市初中音乐教研员李明芳,各县区教研员及音乐教师等共计1500余人参与,共同助力新教材教学实践落地。

小学

初中
本次活动围绕 “新教材培训、音美跨学科课例展示、现场评课比赛” 三大板块展开。
在培训环节,重点聚焦集团出版的二、三、八年级上册课标音乐新教材。庄钟春晓老师与陈鹃老师分别开展专题讲座,结合教材编写初衷,深入解析新教材的编写思路、教学重难点及具体实施建议,帮助参训教师精准把握新课标导向,吃透教材核心内容。为让教师更直观感受新教材的艺术魅力与教学价值,现场创新设置新教材作品展演环节——由惠州市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委员会成员、惠州市琵琶艺术协会成员及当地部分音乐教师,共同演绎集团新教材中的经典曲目《扬鞭催马运粮忙》《步步高》。生动的演奏将教材内容转化为鲜活的艺术实践,让参训教师在聆听与观摩中深化对新教材的理解,有效提升了培训的实效性与感染力,也让集团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价值得到充分展现。


课例展示环节中,惠州市教师以集团音乐教材为基础,结合音美融合教学设计比赛成果,将初中课例《新春秧歌闹起来》《点燃京腔京韵花灯,破解月下歌声之谜》、小学课例《跳房子》《大雨小雨》的教材内容进行跨学科融合,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实景。这一过程形成了从教材内容到教学实践的中间转化纽带,为广大教师提供了直观可学的实践方案,既充分体现 “以美育人、跨科协同” 的教学理念,也展现出集团新教材在支持跨学科教学创新方面的灵活性与适配性,深度回应了教材编写时对 “新课标下跨学科融合”的要求。
现场纸笔评课比赛环节,41名初中教师与58名小学教师依据集团教材设计的第二节课例,在30分钟内完成手写评课稿,从教学目标、课堂结构、学科素养、跨学科逻辑等多维度进行专业点评。教师们的精彩表现,不仅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反思能力,也从实践层面反馈了集团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集团后续优化教材内容、完善教学支持服务提供了宝贵的一线经验。这场实战演练,既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综合考验,也通过对教材教学实践的深度剖析,进一步推动了集团新教材与课堂教学的精准对接。
此次活动是集团深耕义务教育艺术教材出版领域、助力一线教学实践的重要举措,不仅为惠州市全市音乐教师提供了高质量的新教材学习交流平台,更有效推动了集团艺术课程教材在区域化教学实践中的落地见效,为构建 “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 背景下的高效美育课堂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西南大学出版集团将持续以教材质量为核心,以服务教学实践为导向,不断深化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落实,进一步优化教材内容与配套服务。